-
評論(6) | 2016-06-29 07:53:55 之所以説是綏靖,在於工黨過高估計了歐洲問題對右翼陣營的分化作用,只看到了保守黨疑歐派和留歐派之間,或保守黨和英國獨立黨(UKIP)之間的競爭。工黨的如意算盤應該是留歐陣營將會險勝,但保守黨經此一役後內耗嚴重、元氣大傷,在選戰中將更好對付。照目前的情況看來,工黨這算盤應該是完全落空了。
閲讀 -
希拉里越是強調自己要成為“第一任女性總統”,越是能提醒選民她多年來作為政治建制的一員與華爾街千絲萬縷的糾葛,在政績上的乏善可陳,在誠信問題上的千瘡百孔,以及在具體政策上的遊移不定。對不少年輕選民來説,“美國早該有一個女性總統”聽起來更像是“不管民主黨內按什麼排隊,這次也該排到我了”般的傲慢。
閲讀 -
為什麼拿起手機,他/她就會有足夠的動力偷拍並上傳到網上呢?我們自以為紀錄社會的工具,往往恰到好處地消解了我們與社會建立聯繫所需要的羞恥感、道德感和包容。有時候紀錄下來的,只是拍攝者的敵意與懦弱。
閲讀 -
當英國的觀眾坐在電視機前,看着經過剪輯放大的(對於電視製作而言,這一點實在太容易做到)本國學生惡劣課堂表現而五味雜陳的時候,哪怕是保守黨最堅定的批評者也可能會覺得:看來保守黨在這一點上是對的,我們的教育危機如此深刻……
閲讀 -
儘管希臘是否退出歐元區乃至歐盟尚未可知(標題裏的Grexit一詞,乃媒體好事者將Greece與exit嫁接而成),但可以確定的是,正在考慮是否Brexit(即Britain exit)的英國人正懷着複雜的心情,注視着接下來希臘與歐盟博弈的每一步。
閲讀 -
在中央發出明確支持梁振英及特區政府的信號後,後者迅速堅定立場。有人試圖將香港目前的矛盾解釋為純然的經濟問題。筆者對此有所保留,要警惕任何架空政治鬥爭的論述。
閲讀 -
這次蘇格蘭獨立公投參與度極高,在某種程度上可被視為英國社會的自我調整——但這樣的調整絕不意味着重回過去兩黨獨大的局面,相反,一個充滿變數、甚至是釜底抽薪的變革的英國政治已經在我們面前展開。
閲讀 -
蘇格蘭獨立運動的興起與發展,既不是這幾年才從石頭裏爆出來,也不是可以與長時段粗線條歷史敍述無縫銜接的民族歷史的自然發展。如果必須選擇一個時間點的話,或許可以從1979年開始説起……
閲讀 -
萬一蘇格蘭真的獨立,保守黨頂多失去僅有的一個議席,但對工黨來説,失去的41個議席佔其下院議席的16%。顯然,這樣的打擊是工黨無論如何也無法承受的。因此,工黨都更有動力在“在一起更好”運動中使出吃奶的力氣。
閲讀 -
如果香港的民主派在這一刻害怕,他們在害怕什麼?一個有點反直覺的答案是:他們害怕普選的落實。當新的行政長官有了堅實的民意基礎,不再受“小圈子選舉”的困擾,也正是泛民主派整體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之日。
閲讀 -
我曾遇到一位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越南老者。老人對百越族部族如數家珍。但我很快察覺,這背後隱約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投射,及至他開始懷念從前越南與中國劃長江而治的日子,我已嚇得不輕。雖然荒誕,但卻頗能看出一些越南人對本民族在歷史疆域上充滿矛盾的想象。而越南民間長期以來對中國的複雜情感,與此有莫大關係。
閲讀 -
杜汶澤事件主角並非香港演藝界最熱衷談政治的人,但不妨將這羣人一起放在香港“本土派”崛起的大背景下觀察。相信不少人對彭浩翔兩年前自編自導的《低俗喜劇》中大陸土豪“暴龍哥”與杜汶澤飾演的香港電影監製之間的故事目瞪口呆。在電影裏,杜汶澤按照導演對大陸的惡意想象,竟然做下了這樣的事情……
閲讀